新加坡提倡自由经营,目前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排名第六。该指数主要从商业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金融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金融发展水平和声誉。
企业所得税小知识
-
征税对象
任何公司或个人在新加坡发生或来源于新加坡的收入,或即使是发生于或来源于新加坡境外的收入,或在海外购置有形动产(如设备、原材料等),并将该有形动产进口至新加坡境内。只要是在新加坡取得,就需要在新加坡纳税。但有税务豁免的除外(如股息、分公司利润、服务收入等)。
-
居民纳税人界定 若一家企业的管理和实际控制机构在新加坡境内,则认定其为新加坡的居民企业。但在以下情况下,公司的控制和管理不被认为在新加坡行使,包括:
-
在新加坡没有召开董事会,相反,董事会决议只是发行通过;
-
当地董事仅是名义董事,而其他董事都在新加坡以外的地方工作;
-
新加坡当地的董事没有做出任何战略决策;
-
没有关键员工在新加坡工作。
-
税率 标准税率为17%。
-
应税所得额计算 新公司
( 首三年 )老公司
( 自第四年起 )首10万应税所得额豁免75%,接下来的10万应税所得再豁免50% 首1万应税所得额豁免75%,第5年起首19万应税所得额豁免50%
-
亏损弥补 亏损弥补需符合股权测试,即至少50%的股东未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则未使用的损失额可无限期向后结转。
-
折旧免税额的损失 折旧免税额和损失(统称为“合格扣除额”)在总额不超过10万新元的额度里可向前结转一年。损失和折旧免税额的向前结转或向后结转同样需满足股权测试。如所有权的变动并非出于税收目的。经批准后,上述损失和折旧免税额可用于冲抵同类经营活动的利润。
-
申报期限和方式 根据公司的年结日,对应不同的申报日期。新加坡的企业所得税以预申报和汇算清缴方式申报。财务年度结束后3个月内应报送企业所得税预申报(简称ECI)。如公司年度收入不超过500万新元且其预估应税收入为零的,则不需要报送ECI。汇算清缴则需于财务年度结束后的次年11月15日之前提交申报表Form C或FormC-S或FormC-S(Lite)。
注:
-
申报表C适用于所有公司(申报资料还包括审计报告、税款计算表和相关支持文件)
-
申报表C-S适用于年收入低于500万新币的公司
-
申报表C-S(Lite)适用于年收入低于20万新币的公司
货物和劳务税小知识
-
征税范畴和环节
-
在新加坡从事的经营活动中生产的应纳税商品和提供的应纳税服务;
-
进口至新加坡的商品;
-
2020年1月1日起,被部分豁免货物和劳务税的商家收到的进口服务;
-
2020年1月1日起,由海外提供给新加坡未注册货物和劳务税者的进口电子服务。
-
登记门槛 如果在某一季度季末,应税商品价值超过100万新元或有合理的理由认为在接下来的12个月内应税商品的价值超过100万新元的,则需进行登记成为货物和劳务税的纳税人。
-
应纳税额计算 -
销项税和进项税之间的正负差额是应支付给税局或由税局退还的货物和劳务税净额
-
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
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退税额=进项税额-销项税额
-
税率 7%,商品出口和跨境服务适用零税率。
-
申报期间 按季度申报,季度结束后一个月内申报且缴纳全部税款。
个人所得税小知识
-
征税范围
个人应就其在新加坡境内提供服务获得的受雇所得纳税,而无论酬金是在新加坡境内还是境外支付。居民个人获得境外来源的受雇所得不必纳税,但如果国外来源所得是通过境内合伙企业获取的,则不适用于这种豁免。
-
居民纳税人界定 -
在纳税年度的前一年,在新加坡实际居住或就业(公司董事除外)183天或以上的个人;
-
或外国雇员在新加坡停留或工作至少连续的183天(跨年度),将同时被认定为两个纳税年度的居民,即使每一年度在新加坡的时间都少于183天。
-
居民纳税人税率 个人所得税按照应税所得的高低适用不同税率水平,税率2%- 22%,年薪2万元或以下新币的,税率为0。
-
非居民纳税人 不符合新加坡居民纳税人界定的个人为非居民纳税人。非居民纳税人仅就其在新加坡境内取得的收入缴纳税金。非居民纳税人一年内在新加坡工作不超过 60 天的,其受雇所得中来源于新加坡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这种免税不适用于公司董事、公众艺人或者从事专业工作的人员。
-
非居民纳税人税率 个人所得税率依照收入的性质适用不同15%-22%的税率,其中董事费用、咨询费用和其他收入适应22%税率。